6月下旬,在山东省汶上县苑庄镇王庄村的麦田里,听说记者是来了解农业综合开发的情况,正在为新播玉米浇水的农民张道立敞开了话匣子:“这片地以前是黑土涝洼地,晴三天就旱,下场雨就涝,只能靠天吃饭,就是好年景一亩地也就收个五六百斤麦子。农业综合开发一整治,旱能浇了,涝能排了,俺这地刚刚一亩打了1300斤多斤麦子哩。” 汶上县委书记赵东升坦陈:基于多涝洼地的基本农情,汶上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坚持科学规划,紧抓“治水、通水、管水”这些关键关节,以高标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用高科技提升灌溉水平和用新机制确保设备管护为主要举措,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使近30万亩涝洼地或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
让流到地里的水发挥最大效益
汶上县委常委、副县长闫波介绍,汶上大部位于梁山泊东畔,属古大野泽,因此,土地多是涝洼地。今年60多岁的老农孙广明,这样阐述脚下这片黑土地:“都是粘土地,天一旱就裂缝,下几滴雨就粘脚。前几年村里没钱打井,几百亩地合一眼,为了浇地抢井,守着井口夜里睡半个月的都有,为争井村民没少打了架。真旱狠了,井里根本抽不出水来,只能看着眼看到手的庄稼都旱死。”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意味着这片黑土地的农民可以告别靠天吃饭。但农业开发资金一次性投入这么大,要充分发挥效应,治水仅是初级目标,要坚持高标准推进,让流到地里的水发挥最大的效益。”闫波说。
基于此,汶上针对本地特点,制定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汶上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规划》、《汶上县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管护办法》等政策文件。提出以农田治水,优化水利环境为核心,引入了“三暗”建管模式,以“管道通到地头、开阀即可浇地”为基本目标,做足做活了“水”文章。2004年以来,汶上在12个乡镇实施了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开发面积15万亩,新打机井1800眼,疏挖沟渠762公里,新建桥涵4200座,铺设PVC管网720公里。去年,汶上在连续150多天无有效降雨的情况下,仍然创造了平均每亩小麦单产过千斤的奇迹,获得了“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
用新技术实现“省时、省力、省水、省钱”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马宏平说,密布的井眼,充足的水源,畅通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的旱浇涝排问题。在此基础上,汶上坚持规划先行,为引进新设备,推广新技术提供了平台。
军屯乡是典型的山区丘陵乡镇,传统的灌溉方式是引水入渠,但遇春旱和枯水期,农民也只能望天兴叹。如今,项目的实施,新打了25眼岩芯井,并做到井、泵、电、PVC全面配套,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汛期农民可用我们疏挖的沟渠引河水自流灌溉,干旱少雨的季节有我们配套完善的水源工程,两套灌溉模式的应用,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灌溉保证率。”马宏平说。
在义桥镇房柳村,一些巨型“喷泉”,由田间小路上的一个个“大圆盘”牵引着,在“下雨”浇地。村党支部书记徐丙元站在路边,看着喷灌机的压力表,悠闲地盯着远处的喷头。“喷灌机的一头连着机井,一头连着喷头,根据定好的定水量来设定喷头的行走速度,控制着‘降雨量’。这块200米长的地,今天这个量,相当于下一遍中到大雨。”徐丙元说。
“通过水利设施的提档升级,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马宏平说,“以前浇地,要有柴油机、潜水泵、橡胶管等一套近万元的设备,一年用不了几回,是‘费时、费力、费水、费钱’。现在,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实现了浇地‘一卡通’的电子控制。以前浇千把亩地得十天半月,现在几天就完,变成了‘省时、省力、省水、省钱’。”
用新机制实现“以工程养工程”
闫波认为,长期以来农田工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而且工程管护是个细水长流的活儿,没有好的机制,很难维持持久。对此,汶上按照“建管并重”、“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市场手段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实现“以工程养工程”。
马宏平介绍,工程竣工后,与乡镇进行资产登记和移交,将所有权移交给乡镇,乡镇再移交给村组或合作社,让农民群众变为管理经营和开发受益的主体。从受益村中抽调一名责任心强的老同志,组成管护队,划分各自责任区,由乡农办统一管理,平时各管自己的责任区,遇到突发情况集中办理。
同时,汶上为确保管护资金落实到位,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通过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取得的收入,由项目乡镇或委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开发项目计划所列管护经费由县级农发办统筹安排和管理,各类管护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针对管水这一核心环节,汶上在各个项目区内推行了农民用水者协会这一模式,目前已经组建了12家。据介绍,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以村为单位,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自愿参加、自我管理、自主经营的群众性管水组织。通过建立章程,完善制度,规范了用水秩序,公开了用水价格,让农民浇地省力省钱又省心,节水幅度高达25%。(d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