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新建冬暖式大棚(温室)现在已发展到第五代,一般棚体高度在5.0-5.6米范围,棚宽在12-14米之间,由于采取机械化建造大棚,大量筑造墙体材料来源于大棚内土壤,以致于造成半地下式大棚结构。实践证明,半地下式结构使棚体空间增大,保温效果明显增强,是越冬生产喜温性蔬菜的一种好方式。 笔者最近到江苏省新沂市考察,发现新建大棚完全按照寿光这种模式建造,半地下室修建大棚。新沂市年降雨量900毫米左右,以种水稻为主,地下水位为1米左右,由于修建半地下室大棚,挖土深度达到1.5米以上,导致大量积水。这样的大棚,除了能种植空心菜和芹菜等,基本不能种植深冬喜温性蔬菜,以至于很多干群说这是“胡来”。 寿光半地下式大棚的由来是有特定条件的,首先寿光的地下水位偏低,一般是25米以下。其次是寿光半地下式温室是便于机械化操作取土。再是大量取土修筑墙体之后,必须有大量有机肥料作保证。退一步说,寿光这种半地下式的大棚根本不是有意识建造的,而是通过机械化作业无意识的发明和创造,当然效果是有目共睹,也是得到科学论证的。如果是地下水位太高,水稻产区或是引黄灌溉地区,照搬照抄寿光建造半地下式大棚的经验,其不利影响可想而知。 其不利影响首先是水大伤根,土壤含水量过大必然导致土壤透气性不良,土壤透气性不良影响根系的吸收和代谢,在短期内就能造成沤根、烂根现象。其次是土壤水分过多,“菌随水来”,土传病害严重。再是水的热容量较大,升温和降温都较缓慢,在深冬低温阶段,水温持续较低,作物根系很容易受到冷害,而迟迟不发新根。从而导致越冬蔬菜不能正常生长,所以减产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地下水位低或土壤含水量大的地区,不能照搬寿光建造新一代大棚的经验,应因地制宜,选用地势高、水位深的地方建造大棚,这是基本原则。已经建造的要立即回填土壤,造成棚内高于棚外的地势;回填土壤难度太大的,要在棚周围挖深沟排水,尽量降低水位,绝对不能造成“内涝”。 我们在此奉劝外地大棚建造者,特别是辛勤为民致富的地方官员,一定要先考察,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盼富心切,一切以寿光为标准,那么你将陷入误区,好心办了坏事,造成事与愿违、劳民伤财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