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菜农大都非常重视蔬菜大棚的保温工作,并为此采取了很多保温措施,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问题的关键是大棚建设光保好棚气温是不够的,在蔬菜生产中,适宜的地温也是蔬菜优质丰产的基础。而菜农往往对棚内地温的调控重视不够,常造成棚室蔬菜生长不良、产量降低。那么,在冬季如何调控好蔬菜大棚的地温,为蔬菜营造一张温暖的床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调控好棚内的温度。棚内温度是影响地温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关于提高棚内气温的措施大家都非常熟悉,如加厚草苫、盖浮膜、电灯泡增温、建棚中棚、采用水枕头增温法和挖排寒沟防寒等。也就是说,只有在保证棚内有较高气温的前提下,才能有较高的地温。因此,在深冬季节地温偏低的情况下,应将棚内温度提高,以气温促地温回升。
其次要合理浇水。一要注意浇水的时间,在冬季,一般应选在晴天的上午浇水,这样在浇水后土壤才有充分的提温排湿时间;二是要注意浇水量,一次性浇水过多,水温低,水的比热大,地温不容易恢复。因此,我们一直提倡浇水应少量多次。尤其在深冬季节,在地温过低的情况下一次性浇水过大,很容易造成蔬菜沤根。在一般情况下,浇水后的当天和第二天要把棚温提高2—3℃。因此,提醒菜农冬季浇水一定要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微灌。
再是要注意盖地膜。地膜覆盖是一种增加地温的好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地膜应适当晚盖,越冬茬蔬菜最好在立冬后盖膜,因盖膜过早不利于蔬菜根系深扎,在严冬棚温过低的情况下容易冻伤根系。
另外,在蔬菜栽培行内覆盖秸秆也是一项保持地温稳定的措施。这一措施已被寿光菜农广泛采用。最近笔者在下乡的过程中,发现寿光市孙集街道岳家铺村的菜农在操作行内普遍采用覆盖稻壳粪的方法。据该村村民介绍,稻壳粪在发酵腐熟的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要比作物秸秆高许多倍,很有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