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度市田庄镇于埠村,村民张宗文自从把自家几亩农田租给一家农业开发企业后,便有了“好事连连”的感觉:“我"反租倒包"企业的20亩蔬菜大棚,一下子有了租地、种菜等三份收入。”
不用花一分钱建大棚,也不用操心卖菜,光埋头种菜每亩地张宗文就收入了两万元。
这家企业名叫青岛鑫丰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当前下乡承包农田、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多企业中的一个。“鑫丰泉”独步群伦,正在尝试独特的运营模式。在田庄镇,它开发一个总规划面积1万余亩的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项目,目前已流转土地1273亩,并投资6000万元在这片农地上建起了100多个大棚,这些大棚全部反租给村民种菜。通过土地“双向流转”,“鑫丰泉”建立了一种新的“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
“这是强化惠农原则的尝试,”“鑫丰泉”总经理张伟军介绍说,就是让农民在种菜之外啥也不用担心,菜农的大棚企业包建,种植的蔬菜企业包收。
农民变身“农业工人”
张宗文嘴里说的“反租倒包”,按张伟军的表述即是“土地双向流转”,他把自家的10亩地租给了鑫丰泉农业发展公司,他又反过来承包了这家企业的20亩大棚,在“双向流转”过程中,老张实现了财富增值。
张宗文算了一笔账,通过土地流转,他家的10亩租赁土地有了一块租金收入,每亩500公斤麦子;而通过承包企业的20亩大棚,又给他带来不菲的“工资收入”,这样,再加上自家5亩口粮田的收入,老张依靠土地,就可以在家门口赚到三份钱了。
为什么会实现财富增值?“不仅仅是多了一次流转过程,把老张又"拉"回到土地上,”张伟军认为,通过土地“双向流转”模式,农民已不再是原来的农民,增收方式和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语。企业把已出租土地的农民变成了承包企业大棚的“农业工人”,按企业“六统一”的要求开展种植。
“咱不用出去打工,靠着土地就能在家门口就有三份收入,”老张已感受到了现代农业项目带来的“利好”信号。
“零投入”与“零风险”
“一、二、三、四、五、六、七,这棵七穗的西红柿至少值30块钱呢!”张宗文在承包企业的西红柿大棚里,指着一棵西红柿喜得合不拢嘴。在他眼里,棵棵菜和果都是他的 “摇钱苗”。这个3.5亩的大棚里一片绿意,“这茬西红柿亩产可达两万斤,”他介绍,目前,他大棚里的西红柿批发价2.5元/斤,在平度商场里卖到3.5元/斤。
最让张宗文兴奋的是这家企业和他签订的“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承包这几个大棚种菜确实发了!”他说,企业和他签了大棚承包种植合同,承包费是8000元/亩,看起来挺高,但他种的西红柿由这家企业全部包销,交得多,赚得更多,“算起来,每亩纯收入远超万元呢。”
“"企业+农户",这个加法必须得做好。”张伟军分析,以往不少“公司+农户”形式,并没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双方契约中也没有平衡好利益分配,为此,“鑫丰泉”重新量身订制了一番。
“首先,我们确定由企业来雇用大棚工人这种承包合作形式。”张伟军说,这种模式保证了企业统一管理,减少质量风险。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较强惠农色彩的农企协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两端,我们让菜农在大棚建设上零投入企业投资,在销售这个终端环节实现零风险企业承担,整个流程做到企业与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菜农交够了承包费,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目前,在已流转的1273亩土地中,“鑫丰泉”已投资6000万元建起了冬暖式大棚49个(折合标准棚192个)、钢骨架智能蔬菜大拱棚58个。
30农户首吃“螃蟹”
新的“公司+农户”模式毕竟在当地刚刚推广。记者获悉,在于埠村650户村民中,租给“鑫丰泉”土地的约占1/3,其中只有30户反包了公司的大棚,这批人带动了该村和周边村庄200多名农民来打工。
对这种新模式的态度,村民们大致分三类
尝到甜头扩大胜果。今年张宗文又从公司承包了40亩大棚,其中包括科技含量较高的钢架棚,总面积达到了60亩。因为忙不过来,就雇了15个人帮忙,前来打工者收入也很可观。“每天工作8小时,有的一天能赚60元,按月结算。”他说。
跃跃欲试。村民欧朋辉承包了企业的两个钢架大棚,种植了3亩平菇,这是一次不小的投入,建大棚的资金虽不用他掏,但购买棉籽皮每亩就需投资10万元以上,他愣是贷款上了这个项目,“只要企业包销平菇就有账算。”他分析说,棉籽皮一块钱一斤,每亩需要10万斤,但一斤棉籽皮出一斤半平菇,平菇收购价是3元/斤,很快就会把本翻回来。
等待观望。这是众多村民当下的心态。毫无疑问,这种模式能否持久下去,更多的村民能否参与最为关键。对这家企业来说,这显然是个考验。当然,考验还有多个方面:项目的后续资金支持,蔬菜销售渠道的建立等等。
目前,企业信心满怀正在论证8000立方沼气站和恒温库建设,生态养殖场(野猪、奶牛、鸡等)、酱菜厂等也在建设中……这个规划逾万亩的设施农业项目,其体现惠农色彩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能否最终获得成功,一切有待于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