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
温室大棚,还是种的茄子,我算了算去年的产量比往年提高了将近2000斤。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琢磨了一下,主要还是去年我在放风上下了功夫,虽然比以前麻烦点,但产量提高了,效益也就提高了。
往年,我在给茄子放风时,都是在中午温度较高时一次性将放风口放开,下午再一次将放风口关闭。后来我与一亲戚交流茄子种植经验时,他告诉我,放风不要嫌麻烦,要根据棚内温度情况灵活调控才好。最好上午分两次放风,下午分两次关风。这不,今年我按照这个方法放风,产量还真提高了呢!
上午第一次放风是在拉开草苫一小时,大约是在9—9:30时,在保证放风后棚内温度不急剧下降的前提下,将放风口拉开5厘米左右,开小口通风。此时正是棚内二氧化碳缺乏的时间,这次放风不仅可以排除棚内的湿气,还可以及时给棚内补充二氧化碳,保证棚内茄子进行正常光合作用。我个人认为这次放风尤为重要,是决定棚内茄子产量高低的关键,因为若不及时放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够,茄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哪会有产量。第二次放风是在中午前后,也就是在棚温达到33℃时再拉大放风口,因为这时棚内的高温会加速水分蒸发,通过放风排除湿气,利于控制棚内的湿度,不利于病害发生。一般来说,这次放风时放风口拉开15厘米左右,保证棚内温度不超过30℃为宜。
关闭放风口时,也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关风是在棚内气温降低到22℃时将通风口关小,第一次关闭10厘米左右;查看棚内气温降低到20℃时,要将通风口完全关闭。
这种分次放风、分次关风的方式,能更好地调节温度,比一开一闭的通风方式更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并且还能有效降低棚内的湿度,减少病害的侵染和发生。